法制周報·新湖南記者 雷昕 見習記者 艾鵬飛
“紀工委將三環線隧道整改工程納入了風險備案,為我們基層工作人員干事打消了思想顧慮,保障項目更快更好地完成,從4月12日啟動到基本完工歷時76天,提前2天完成了既定任務。”近日,湘江集團下屬子公司梅溪湖公司工程建設部婁偉向記者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入,湘江新區紀工委牢牢把握國家級新區的戰略定位和使命,針對當前一些干部因怕出錯、怕問責、怕得罪人而導致不敢、不愿甚至不作為、不擔當的問題,形成了容錯糾錯、改革創新風險備案等“五位一體”激勵關愛干部擔當作為機制,為干部干事創業提供堅強后盾。
三環線梅溪湖隧道噪音整治工程現場
用準容錯“減壓閥”
激勵干部真擔當
三環線梅溪湖隧道長約3.3公里,產生的噪聲主要來源于過往車流量交通噪音和行駛經過鐵質截水溝、減速帶產生的噪音。自今年4月收到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信訪件三環線梅溪湖隧道交通噪聲擾民問題后,新區管委會高度重視,把三環線梅溪湖隧道噪音整治工程作為彰顯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民生樣板工程。
“三環線隧道噪音整治項目作為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工期緊組織難、高速公路封閉難、場地限制施工難、安全管理控制難、快速辦理手續難、夜間施工協調難……接到項目任務后,第一時間就是想盡辦法完成,確保早日還靜于民、造福于民。”回憶接受任務時的心情,婁偉的眼神中透露著堅定,“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顧慮,比如既定計劃臨時調整、程序滯后于現場施工進度等問題不可避免會發生,這對干事人員來說是存在履職風險的。”
湘江集團業務分管領導及時組織了梅溪湖投資(長沙)有限公司、集團紀檢監察中心相關同志召開工作調度會,就“以什么樣的形式備案、備案的重點是什么”等內容進行了溝通梳理,第一時間向新區紀工委提交了容錯免責減責風險備案申請。
了解到事情原委,新區紀工委依據《激勵干事創業容錯糾錯實施辦法》,研判該事項屬于可予容錯減責風險備案的情形,及時對該項目進行了風險備案。“高水平制度創新是推動新區事業發展的‘助推器’‘動力源’;黨員干部沒有一股闖勁、拼勁,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干不出一番新的事業。”紀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五位一體”機制賦能
容錯糾錯促擔當
早在2020年底,湘江新區紀工委就出臺了《關于開展容錯糾錯工作的實施辦法(試行)》,從內容上明確了“容”的界限,建立容錯免責減責風險報備制度,與改革創新風險備案相銜接,鼓勵開拓創新、擔當實干。當事人可以對相關風險提前預判、報告,并預設處置預案,紀工委在接到備案后,進一步分析研判,指導風險預防工作,給干部吃下“定心丸”撐腰鼓勁。
湘江集團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監察專員戴旭表示,三環線項目是新區紀工委正式下發“五位一體”機制文件后,湘江集團提交的第一例風險備案,是集團在“五位一體”機制方面的進一步探索與實踐;同時,集團也將結合“大提速”工作持續加大對“五位一體”機制的宣貫力度,積極主動容錯、旗幟鮮明糾錯,探索構建“容錯糾錯+澄清保護”機制,大力營造“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干事創業氛圍,為集團攻堅克難、轉型創新發展提供堅強有力保障。
湘江新區紀工委通過上下聯動、完善機制舉措,落細落實容錯糾錯等“五位一體”機制,樹立“靈活用政策、敢于擔責任、躬身解難題、盡心辦實事”的導向,不斷激發新區黨員干部改革創新、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環境。湘江新區紀工委書記文山虎表示,紀工委將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三個區分開來”的要求,深化運用、敢于運用容錯糾錯機制,旗幟鮮明地保護擔當者,支持干事者,寬容失誤者,問責不為者。
責編:李林俊
來源:法制周報